7月29日,“CACA青年先锋”系列活动第二期,暨“肿瘤生物学分型研究进展”在线上成功举办。
此次会议由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尹荣教授组织,邀请到了CACA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作为特约嘉宾为大会致辞,尹荣教授与卢媛媛教授、刘通教授、戴俊程教授、王峰教授为大会主持,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周圣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常江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汪秀星教授作为大会讲者,多名国家级人才参与讨论,为青年学者搭建从学术交流到科研落地的立体化赋能平台,彰显"传承与突破并重,探索与实践同行"的新时代青年学术精神。
本次大会得到中国抗癌协会APP、中国医学论坛报、医师报等12家媒体平台参与直播,共计662万人次观看。
尹荣教授开场
会议伊始,尹荣教授介绍了“CACA青年先锋”系列活动的情况,并邀请樊代明院士为大会致辞。
樊代明院士致辞
樊代明院士在致辞中首先高度赞扬了“CACA青年先锋”系列活动水平很高,受到了非常高的关注。他提到,中国抗癌协会高度重视青年人的成长,每年都有大量的活动促进大家发展,并引用了毛泽东主席对青年人的话来勉励大家: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他希望大家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抓住现在的时间和空间,就是为自己赢得未来的时间和空间。
前沿透视
会议第一环节:前沿透视,由卢媛媛教授和刘通教授主持,第一位讲者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他的讲课题目: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第二位讲者是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周圣涛教授,他的题目:冰火两重天——妇科肿瘤的冷与热。
讲课结束后,进入讨论环节。由杨明教授、杭东教授、吴萌教授、黄启超教授对两位讲者的讲课内容进行讨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杨明教授盛赞两位教授的讲课,表示江教授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到底是怎么走完的,怎么走好,怎么服务于患者。周教授的研究,让我们看到到在免疫困境时,将目光聚焦在被我们忽视的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南京医科大学的杭栋教授表示,江教授和周教授的研究对自己在结直肠癌的病因和人群防治的研究有着很高的启发。
山东省肿瘤医院的吴萌教授表示两位教授的研究从临床出发,提出科学问题,再用基础研究去解决临床问题,最终回归于临床,这是基础研究人员最期望的结果。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的黄启超教授对两位教授的讲课提出两个问题,并与两位教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将会议推向一波高潮。
时空解码
会议第二环节:时空解码,由戴俊程教授和王峰教授主持,第一位讲者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常江教授,他的讲课题目:食管癌的时空演化机制研究。第二位讲者是来自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汪秀星教授,他的题目: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机制与干预策略。
讲课结束,进入讨论环节。由孙志军教授、朱耀教授、缪洪明教授、邱满堂教授对两位讲者的讲课内容进行讨论。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孙志军教授表示,常教授对食管癌空间时空演化的研究、汪教授对胶质瘤干细胞更新机制的研究,都很好贴合了樊院士整合医学的肿瘤生物学理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朱耀教授将汪教授的讲课与自己对前列腺癌的研究相结合,提出在很多肿瘤患者体内,天生型因素与后生型因素是一种互作互动的动态网络关系,两者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不断地发现、研究这两个因素,能更好地预防肿瘤的发生和治疗。
陆军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的缪洪明教授,以自己研究方向:肿瘤代谢与微环境为例,提出一个新研究方向:根据肿瘤代谢的情况对肿瘤的分型,研究此类分型对肿瘤诊疗的意义。
北京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的邱满堂教授对两位讲授的讲课高度赞赏,并就自己在食管癌方面的研究与常教授交流讨论,为今天的学术交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会议最后,樊代明院士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肯定了与会专家精彩的讲课和分享。他指出一直以来肿瘤的分类都是基于解剖学的概念,这种无限解剖式的破分法,让肿瘤的治疗已经到了瓶颈。生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应该拥抱整合医学的思想去对待它,肿瘤生物学分型研究,就很好的体现了整合思想。
同时,樊代明院士还对下次的活动提出来了自己建议和期盼,希望能就一个肿瘤的一个生物学特性做研究和分享,加深这个肿瘤的了解,把它研究透。
让我们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到来!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供稿)
|